毕业生风采展示——21小教四班窦婧涵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4-07 浏览次数: 28

窦婧涵,女,中共党员,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专业四班学生。曾任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主任等职务,在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项目,并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在校期间获江苏省省级“三好学生”、校“十佳青年”、“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多次校一等综合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孔子杯”师范生奖学金、社会服务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出于长久以来对教师职业的憧憬与热爱,2021年秋天她怀揣着对梦想的执着,迈入了常州工学院的校门,自此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勤学上进,刻苦钻研。

从大一开始,对于教育学广泛的课程涉猎,她从不松懈、丰富积累,多元化地汲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汉语言等领域知识,一步步地锻炼师范生“三字一话”等相关技能,将此作为专业基础不断在日常训练、实习应用中巩固夯实。在校期间平均学分绩点4.27,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这些实用性极强的知识与技能,成为了她专业成长中第一块基石,也是奋斗路上最大的收获、最坚实的基础。

凭借前一步的脚踏实地,她一次次进阶:在课堂与培训中积极尝试、纠错完善,在微格教室中反复磨练、悉心研习,在实习学校的课堂上检验能力、真实感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投身科研、探索钻研。

在大创项目中,她积极尝试进行研究探索、训练科研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研讨、访谈调查、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经验,更产生了强烈的前行动力和深造渴望。面对漫漫前路与沿途的险阻,她不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学业成绩与实践技能并进,不慌不忙,稳步前行。她用“慢慢来,寸进寸欢”的道理勉励自己,也在号召着身边同学,共同攀登。

学习之余,她也积极参与到学院学生工作中,入学初便加入了师范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学习新媒体编辑技术与活动策划、组织方法。经过初步培训后,她便主动争取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在工作任务和活动中逐渐锻炼能力、娴熟技术,同时勤学肯问,积极向负责教师与学长学姐们寻求经验与指导。

身为部员的一年经历让她熟练了部门工作,也提升了组织策划、沟通交流等必要能力,拥有了进一步担当责任的勇气与信心,肩负起新媒体中心主任一职,在迎新宣传、运动会报道、比赛拍摄等活动中大展身手,通过专题化的系列推文稳步提升院公众号关注度。任期将满,她也不忘站好最后一班岗,尽心尽力完成培训与交接工作,将接力棒安心递交到学弟学妹们手中。回望三年工作,在她看来,是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灵活的提升,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纪念,收获的是宝贵的经验能力与欢欣回忆。坚定了前行方向,但她并不局限于一个目标,而是多面发展、充分地完善自我。

她热心志愿服务,时刻不忘身为青年一辈的责任使命。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力所能及之处贡献自己的力量。课余时间,她积极投身校“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为了常州市新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注册志愿者,通过校内外志愿宣讲传播红色故事,获校“常小燕”青春说宣讲比赛一等奖。同时,她还参与到校信仰公开课宣讲中,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引导更多同学加入青春奋斗的行列,获校基层团支书思政技能大赛一等奖,创建《做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追梦人》获评校级示范课。

这既是助力理想的传播,也是她锻炼自身宣讲交流、言语感染能力的机会。一次次线下实践给予了她沉稳自信的姿态、大方开朗的表达,在发展的前路上行得愈远愈能使她感到这份能力的可贵,“把握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多样的能力都是财富”。让多面的发展成就多样的能力,丰富多元的视角,才能以更全面、深入的眼光看待世界,在一寸一寸中走得更远。

(师范学院 张南洋/文摄 王爱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