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丰,一群渴望知识、怀揣梦想的新生,携带着家长们的寄托,踏上了通往大学的道路。9月9日,师范学院迎来了300名本科新生。为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了解学院情况,也便于学院通过家校合力共同培育好学生,当天下午学院在巫山路校区音乐厅召开了2023级新生及家长见面会。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肖华、院长崔涛、院党委副书记王爱祥、副院长张志欣和杨丽莉,以及各系主任、全体辅导员和新生班主任及助理、全体新生和家长等700余人参会。王爱祥主持会议。
见面会开始前,音乐系主任徐忆巍携音乐系师生为新生及家长准备了小而精的音乐会展演,既有音乐系老生表演的《关雎》、《春花秋月何时了》、钢琴独奏等,也有声乐博士张璇老师带来的《青春舞曲》、鲍子苑老师的古筝演奏《夜深沉》,既是教学成果汇报也是师范学院文化氛围与活力的展现。
九月金风盛,恰是新征程。会议伊始,崔涛对各位新生在人生的奋斗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表示最由衷的祝贺,并代表师范学院全体教师向大家庄严承诺,将以高度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常新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师范学院也将把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扎根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范生作为办学一以贯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使命。同时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同学们要做一个有梦想的大学生、做一个有底线的大学生、做一个高情商的大学生。她鼓励新生们以今天的自豪作为新的起点,鹏程万里,扬帆起航,去开创崭新时代。
殷殷之寄语,勾画新蓝图。张志欣从宏观上介绍了师范学院的课程开设、毕业条件及毕业去向。重点就三个专业的课程模块组成以及主要内容、取得双证的必要条件作了详细解读,针对就业也指出了考编、考研、考公、出国留学等多样化就业通道,鼓励同学们脚踏实地、认真做事、踏实学习,传承百年师范“坚忍诚勇、立己达人”的卓越品质,争取四年之后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师范学院新生班主任代表鲍子苑老师则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以德为先、以能为本、以人为本的师范教育理念,指出大学生应当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刻苦,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更要尊重教师指导,积极反馈问题,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履行责任。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同伴相行,共同成长。老生代表21级学前教育一班杨博在发言中,以两年前的疑问:“在常工院读师范专业合适吗?”为始,结合师范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两年来个人学习经历,她自豪地给出了“合适!”这个铿锵有力的答案。学有榜样,既是目标,也是动力。2023级小学教育一班的张雨情代表全体新生发言,她表示,她同所有新生一样,对未来大学生活充满着期待和喜悦,因为这里有热情大方的学长学姐、和蔼易处的老师、严厉不失亲切的领导,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百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最后,肖华作总结,他介绍了百年师范历史上的名师荟萃,并就作为一名师范生如何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的话题提出了殷殷期待: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为学高身正的“四有”好老师;牢记使命,学会“四个学会”,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榜样,勤劳苦练,立志做一名常工百年师范的优秀毕业生。同时,肖书记还指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要同心同德,同向发力,协同培育孩子、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携手共育未来“四有”好老师,成为家校共同的骄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场新生及家长见面会,是新生们初试啼声的舞台,也是家长们卸下重担,将孩子们的未来托付给学校的时刻,可以看到家长们的脸上写满了放心与期待。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有德能双馨的老师,有共同成长的伙伴,还有能够提供帮助的校友。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愿师范学院新生在大学的舞台上,勇敢地挥洒青春的汗水,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华丽篇章。



(师范学院 王利/文 詹奕霏/摄肖华/审核)